乌海市商务局创新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
(2023年11月13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乌海市商务局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坚持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不断深化拓展创建内容和形式,创新工作举措,做好“结合”文章,凝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商务力量。
一、坚持“五化”创建,推动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
为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乌海市商务局坚持“五化”创建思路,动员全体机关干部职工、商务领域共同参与,形成整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良好态势。一是推动落实责任化。成立乌海市商务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同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做到领导重视、措施到位。二是安排部署精细化。召开动员大会,建立“月计划、月总结”和信息上报机制。紧扣《乌海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乌海市商务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措施,明确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要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三是学习理论常态化。充分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以及“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乌海市委关于坚定不移、一抓到底推动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见行见效的决定》等内容,2023年以来开展专项学习5次,专题知识测试2次,推动广大干部职工将民族工作融入日常工作,注重与业务工作结合。四是开展宣传多样化。始终把强化统一多民族国情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作为增强人民群众意识,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环节。在市商务局机关内制作民族团结宣传牌、悬挂宣传标语等,营造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良好氛围。注重加强与各类媒体和网络平台的联系,创新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方式,在市商务局“商务之窗”微信公众号设置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专栏,积极开展互联网+民族政策宣传教育,2023年以来累计转载40篇相关内容。五是服务群众人文化。深入包联服务社区,抓好结对帮扶各项措施落实工作,面对面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二、坚持与中心工作相融合,不断丰富创建内涵
市商务局立足实际,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工作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一是充分发挥行管作用,动员商场、酒店、超市等商贸领域企业宣传“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的宣传标语。指导通用时代广场打造民族团结主题文化墙1处,扩大民族团结精神宣传覆盖面,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二是结合商务业务,开展惠及各族人民的消费促进活动。2023年开展“互嵌共融·乐享五一”系列促销活动期间,紧紧围绕促消费活动,融合宣传民族政策。三是主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和自治区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加大与各民族相关协会沟通力度,共同培育外向型产业。推动海南区与内蒙古民族贸易促进会签约了“内蒙古民族贸易促进会助力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政府高质量发展”“内蒙古民族贸易促进会助力中蒙俄特色产业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筹建中蒙俄特色贸易区,不断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获得感
市商务局围绕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保基本和提品质统筹兼顾,2023年,全市一刻钟社区试点生活圈增至12个,涉及11个街道、50个社区,基本覆盖全市主城区范围,服务居民44.35万人。在补齐民生短板、确保均衡布局、满足便捷使用的同时,主动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引领全年龄段不同人群的全面发展。一是强化部署抓统筹。组织全市12个试点生活圈到三区现场观摩,并对下半年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结合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及我市建设情况,印发《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品质提升行动方案》,明确23项重点任务和13项具体指标,经各试点生活圈对照自查,滨河生活圈、长青生活圈在基础设施、服务业态等方面较为完善,正在协调2个生活圈进行全要素、标准化改造。二是聚焦重点补短板。在舒适安居方面,今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0个,改造面积122.86万平方米、涉及1.19万户。建立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18家,建成红色物业示范点10个。在便民消费方面,重点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项目11个,拨付专项资金补贴3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1162.98万元。在服务“一老一小”方面,建成养老机构8家、床位2388张,新建3个区级养老服务综合体;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增设托班,乌达区爱民佳苑社区作为试点推进“萌宝驿站”建设,打造乌海市妇幼保健院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等3个托育项目。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新建在建口袋公园26个,对人民公园、植物园、远动公园等7个公园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新建葡园绿道、马拉松赛道,为各试点生活圈购置安装53套健身器材,协调14所学校体育馆面向社会错峰开放,实现网上预约功能。三是智慧赋能提质效。整合各方数据资源,在“城市大脑”“大美乌海”APP中增设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服务功能,目前已实现部门管理端对建设试点业态的分析监控,群众可以在手机端实现服务网点详情查看、一键导航和检索。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