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乌海市粮食行业民营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4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我市属于粮食纯销区,年产粮食约4万吨,基本用于种植者自销,大部分粮食依靠从外盟市输入,现我市主要依靠150多家大型粮食批发企业、综合超市和粮油专卖店,保障我市粮食供应平衡。同时,我市应急成品粮在紧急情况下可为我市保障10天左右的口粮供应。

一、粮食行业民营发展情况

我市现有大型粮油批发企业5家,其中入统一家;有主食产业化企业1家。其中塞星食品有限公司、乌海市韵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乌海市源联食品有限公司为我粮食应急加工龙头企业。

内蒙古塞星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并先后成立了鄂尔多斯分公司和呼市分公司。2013年被我市主管部门认定为当地首家粮食重点储备企业。同年,企业植物油加工厂项目正式上马,于2015年投人生产,2016年已实现年产8000多吨的优质油脂,至今已有员工150多名,年均销售额达8000万元,是一家集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粮油经销企业。乌海市韵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始创于1990年,是乌海市最早、最具规模的粮油经销企业。

乌海市韵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员工50余人,自有库房面积6000余平米,大小配送车辆20余辆,业务涵盖乌海三区及阿拉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惠农、银川等多个周边城市。

乌海市源联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是一家糕点、豆制品生产销售企业。公司座落于乌海市海勃湾区摩尔沟综合加工园区。公司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其中无尘无菌透明化生产车间7000多平方米,总投资3800万元。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1、乌海属于西部边塞,粮食产量底,运输成本高,粮食又属于刚性需求,导致我市粮食经营成品增加,再加上网络销售对实体批发企业的冲击,使得很多小型专营粮油店经营困难。

2、粮油行业成本较大,企业流动资金较少,现阶段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粮食企业放贷呈收紧状态,民营企业融资慢、融资难凸显。

3、随着科技的发展,就业信息透明化,务工人员流动交大,尤其是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企业耗费大量精力在人力资源工作方面,导致对业务发展延误时机。

三、纾解民营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发展难题的举措

我局对民营龙头企业、产业大户遇到的发展难题十分重视,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座谈,在“优质粮食工程”项目中给于一定的政策倾斜,保障我市粮食储存安全和供应水平。

优质粮食工程是国粮局2017年提出,2017年9月提出国家层面方案,2017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相关方案同时安排部署各盟市“优质粮食工程”相关工作;2018年3月,我市粮食局和财政局联合印发了《乌海市“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方案及三个子方案》的三年规划。我局将民营龙头企业、产业大户的发展问题列入“中国好粮油”乌海市行动实施方案,2018年至2020年,增建“优质粮油”杂粮加工厂、植物油加工厂、“好粮油”企业生产人员培养等,其中天合谷、塞星、源联三个项目涉及投资额4058万元,预计申请中央补助420万元,填补乌海“优质粮油”加工的空白,同时也解决了原粮轮换和应急成品粮转化问题。

同时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和“中国好粮油”行动协同发展。为全面推进全市放心粮油工程,稳定全市粮油市场价格,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将我市民营龙头企业、产业大户纳入“放心粮油”工程,每年免费为企业提供30批次以上粮食产品检验检测,为企业共节省20余万元,严把企业产品质量关。

我局结合调研成果,要求三区粮食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促进本地区优质粮油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粮食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形成长效扶持机制。积极争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健全好粮油行动的资金保障机制,将扶持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为全市好粮油行动的开展提供切实的保证。

 

2018年11月14日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