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乌海市商务局 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60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 ||||||||
索 引 号: | 111503000115551753/2025-04321 | 发文字号: | 乌商务发〔2025〕26号 | ||||||
发文机构: | 无 | 信息分类: | 建议提案 | ||||||
概 述: | 乌海市商务局 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60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 ||||||||
成文日期: | 2025-06-11 00:00:00 | 公开日期: | 2025-06-12 16:09:20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有效 |
乌商务发〔2025〕26号
〔 办理结果:A 〕
乌海市商务局
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60号提案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刘建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乌海市商务局聚焦提高家政服务质量,通过融入智慧平台、党群服务、技能培训、行业自律等方面,引导家政服务业充分融入社区生态体系,打通家政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基本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4年12月,我市已登记注册的家政企业约1327家,个体431家,企业896家。市区家政从业人员约有1万人。年龄在30—50岁的占总人数的81%,年龄在20—30岁的占8%,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11%。在接受调查的300名受雇家政从业人员中,从事家庭保洁服务约占65%,老年陪护、护工约占13%,月嫂服务约占11%,家庭厨师服务约占5%,其他类占6%。
二、近几年家政服务业工作开展情况
(一)融入智慧平台,推动家政服务业数智化
2021年5月,市商务局筹备正式成立乌海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组织动员34家大型家政企业全部入会。2022年6月,信用乌海家政综合服务平台正式启动,统一归集、管理、公开家政企业和人员信用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扫码了解家政人员的从业资质和信用档案,推动实现“一企一证一码”企业持证经营,“一人一卡一码”家政服务人员持证上岗。平台与商务部家政从业平台形成数据互通,方便消费者下单、查询和购买家政服务项目,实现了监管者、消费者与家政服务行业的一键对接。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03家企业实现持证经营,1200余名家政服务人员统一服装持证上岗,5600余人完成商务部诚信系统录入,服务人群12万人,好评率达95%。
(二)融入党群服务,推动家政服务业便捷化
家政进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部门、企业、社区密切配合、整体联动。市商务局采取“党建+”工作模式,与一刻钟社区生活圈重点工作结合,充分整合社区资源,丰富家政服务项目,将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家政进社区的阵地和窗口,设立“放心家政”服务窗口,近距离对接居民家政服务需求,同时解决辖区待岗人员再就业问题,让家政服务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20个“放心家政”服务窗口,入驻企业20家,累计接单6731笔,吸纳就业人员850 人。
(三)融入技能培训,推动家政服务业职业化、标准化
为促进家政服务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022年10月,乌海市商务局指导家政协会打造了乌海市家政服务创业园,集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创业指导、事务代理等功能为一体,实现家政服务业人力资源无缝对接、共享共用、产业延伸、孵化成长,为家政创业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了重要平台。常态化开展技能提升培训,累计拨付培训资金85万元,组织开展了乌海市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邀请专家开展老年护理培训、家庭保洁培训、母婴照护等培训16次,引导家政从业者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依托职业培训学校等平台,以就业为导向开发办学,采用订单培养、定向培养、顶岗实习等方式,提升在培学员实践能力,累计3786名学员获得职业技能证书。持续推进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指导乌海市迅洁家政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入选自治区级服务业标准试点,提升家政服务标准研制和实施应用水平。
(四)融入行业自律,推动家政服务业品牌化
指导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制定《乌海市家政服务行业自律公约》《家庭保洁服务规范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等18条家政服务行业规范,推广使用家政上门服务卡、家政服务码等,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鼓励和引导家政企业规范经营,带领优秀家政服务企业先后到南京、山东、宁夏进行学习考察,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品牌化、规范化。 6月27日,全区家政服务业工作培训暨现场会在乌海隆重召开。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主办、乌海市商务局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二级巡视员李力、乌海市政府副市长张明明出席活动并致辞。十二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家政企业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了会议,乌海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商务局代表及3位家政企业代表分别就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开展家政服务的相关经验作了交流发言。
(五)融入养老服务,推动家政服务业特色化
鼓励家政企业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大力发展针对不同类型老年人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积极探索“1+N+20”发展模式,每个街道办建设1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同时在社区建设N个日间照料中心或家政养老便民服务站,家政人员入户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20项服务,全方位打造“一刻钟家政和养老服务圈”。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家政就业歧视仍然存在;二是家政市场供求矛盾突出;三是正规家政专业人员培训缺乏;四是缺乏专业技能鉴定资质。随着市场消费者的要求逐渐提升,对劳动者的资质要求越来越高。本地家政企业员工大多数没有家庭服务业专业资质证书。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大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借助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加大舆论宣传,改变社会对家政服务业的歧视偏见,提高整个社会对家政服务的认同度,特别是要让家政服务消费者懂得,家政服务员的劳动和人格都需要尊重,用工家庭得到高水平家政服务的前提是具备尊重他人、尊重劳动的良好素质。二是要加大对失业妇女的引导,帮助她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任何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就业观,坚定长期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信念。
(二)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实行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督。
建议相关部门对我市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企业给予优惠和支持,以鼓励和扶持一部分优质家政公司发展壮大,推进家政服务业向产业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一是推行家政服务员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多数家政服务员是自己缴纳社会保险,建议政府出台适当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保障家政服务员的权益。二是对家政服务业实行准入制。加强市场监管,对无照经营家政服务业的,要加大整治取缔力度,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三)做大做强品牌影响
全力做好“信用乌海”家政综合服务平台启动以及诚信家政企业进社区服务工作,通过诚信平台,家政公司、家政人员和雇主还可以实现“三方互评”,来保证服务质量。
(四)提升家政服务队伍
加强对家政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心理指导,通过为他们提供免费培训、适时表彰,推进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有力地提升家政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助力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
(五)培树优秀家政人员典型
通过“家政服务技能大赛”、“优秀护工、月嫂评选”等,宣传一批家政从业人员优秀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励更多的人员从事家政服务行业。
(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发挥资金支持引导作用,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家政进社区,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对相关投入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七)加强社企融合,常态化开展公益家政服务
延伸服务手臂,以市场化服务为主,公益服务为辅。鼓励家政企业扎根社区,为有困难的家庭提供基本公益服务,分担社区工作压力,深化企业与社区的融合发展。
非常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真诚地希望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分管领导:李俊晶
联 系 人:慕德刚
联系方式:18904739929
2025年6月11日
上一条:
下一条: